典型移动平均线的组合有哪些?
1 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
多头是指投资者对股市看好,预计股价将会看涨,于是趁低价时买进股票,待股票上涨至某一价位时再卖出,以获取差额收益。通常把股价长期保持上涨势头的股票市场称为多头市场。多头市场股价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一连串的大涨小跌。多头相信价格将上涨而买进某种股票,期待涨价后高价卖出的市场人士。
空头则正好相反,空头是投资者对后市看跌,趁股价高时卖出股票。多头排列是指股票价格移动平均线的短期均线、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呈圆弧形且均向上,多头排列出现在上涨初期和中期是积极的买进信号。空头排列是指股票价格移动平均线的短期均线、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呈圆弧形且均向下,空头排列出现在下跌初期和中期是积极的卖出信号。

2 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
压力线又称为阻力线。当股价上涨到某价位附近时,股价会停止上涨,甚至回落,这是因为空方在此抛出造成的。压力线起阻止股价继续上升的作用。这个起着阻止或暂时阻止股价继续上升的股价就是压力线所在的位置。支撑线又称为抵抗线。
当股价跌到某个价位附近时,股价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回升,这是因为多方在此买入造成的。支撑线起阻止股价继续下跌的作用。这个阻止股价继续下跌的价位就是支撑线所在的位置。
移动平均线“黄金交叉”就是指上升中的短期移动平均线由下而上穿过上升的中期移动平均线的交叉,这个时候压力线被向上突破,表示股价将继续上涨,行情看好。
死亡交叉是指下降中的短期移动平均线由上而下穿过下降的中期移动平均线,这个时候支撑线被向下突破,表示股价将继续下落,行情看跌。

无论是黄金交叉还是死亡交叉,都是一个买卖的进出信号。在使用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分析个股走势时,可以较好地把握个股的买卖时机,把其使用在指数走势的分析中,又可以判断牛熊的态势。当黄金交叉形成时,如果长期的均线趋势向上,则股票后市看涨的成功率更大。当死亡交叉形成时,如果长期的均线趋势向下,则股票后市看跌的成功率更大。如下图:

用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判断市场短期走势时一般使用5日均线和10日均线,此时长期均线可以取30日均线。至于在具体分析中使用多少日均线作为参照,投资者需要灵活把握,原则是短期均线用来判断短期走势,长期均线用来判断长期走势。
3 银山谷、金山谷和死亡谷
银山谷是指短期均线(一般指5日均线)向上穿过中期均线(一般指10日均线)和长期均线(一般指30日均线),中期均线向上穿过长期均线,且各均线都处于向上状态,同时三根均线围住的局域为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尖头向上)。出现银山谷图形均线排列时,激进投资者可买入。金山谷的图形和银山谷完全一样,只是金山谷出现在银山谷之后,简单地说也就是第二个银山谷即金山谷。

银山谷和金山谷的底部位置接近或金山谷底部高于银山谷,金山谷和银山谷间隔的时间越长,金山谷所出的位置越高,则股价后市上涨的潜力和空间也越大。当股票走势出现银山谷时,激进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稳健的投资者可以等到金山谷出现再买入。当然并不是每只股票上涨时都会出现金山谷,因此稳健的投资者可能错过买入时机,但股市里永远不缺少机会,从安全角度考虑,等金山谷出现时再买入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死亡谷和银山谷、金山谷正好相反,死亡谷是指短期均线向下穿过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然后中期均线向下穿过长期均线,形成一个尖点向下的不规则三角形。死亡谷出现,后市完全不看好。死亡谷出现在下跌初期,尤其是经过较大涨幅时,死亡谷出现作为见顶信号,后市看跌,投资者应积极做空。

4 向上发散
向上发散分为首次粘合(或交叉)向上发散和再次粘合(或交叉)向上发散。粘合向上发散和交叉向上发散的含义基本相同,移动平均线首次粘合向上发散和首次交叉向上发散是激进型投资者的买进时机,图3-8所示就是移动平均线首次粘合向上发散和首次交叉向上发散的典型图形。

移动平均线再次粘合向上发散和再次交叉向上发散既是稳健型投资者更是激进型投资者买进的时机。

移动平均线首次粘合向上发散或首次交叉向上发散是激进型投资者的买进时机,移动平均线再次粘合向上发散或再次交叉向上发散既是稳健型投资者更是激进型投资者的买进时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均线首次向上发散(包括粘合向上发散、交叉向上发散),多方基础并不稳固,如果空方抛压力量很大或多方上攻力量不足,行情随时都有可能天折。此在这种情况下,稳健型投资者为了资金安全起见,应继续观望,不要轻易出击,而激
型投资者可在设好止损位的前提下积极跟进。但均线再次向上发散(包括再次粘合向上散、再次交叉向上发散)与均线首次向上发散有很大不同,这时多方基础已相对比较稳固多方主力再次向上攻击,往往是有备而来,股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要比首次向上发散时大得多。此时,稳健型投资者就可主动出击,而激进型投资者在风险系数减少的情况下更加可以大胆地采取积极做多的策略。均线首次向上发散时买进投资者可以买到较便宜的筹码,自然也就可能取得超额收益,因此激进型投资者甘心冒险。由于稳健的投资者不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故而选择均线再次向上发散时买入。具体哪个时间买入,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5 向下发散

向下发散分为首次粘合(或交叉)向下发散和再次粘合(或交叉)向下发散。粘合向下发散和交叉向下发散的含义基本相同,移动平均线首次粘合向下发散或首次交叉向下发散时应积极做空,上图所示就是移动平均线首次粘合向下发散和首次交叉向下发散的典型图形。
移动平均线再次粘合向下发散和再次交叉向下发散一般指第二次,有时也会有第三次、第四次。下图所示就是移动平均线再次粘合向下发散和再次交叉向下发散的典型图形。此时如果投资者在均线首次粘合向下发散或首次交叉向下发散时没有做空,同时均线再次粘合向下发散或再次交叉向下发散时股价已经跌去很多,则投资者此时只能适当做空,控制好仓位,以防空头陷阱。

6 上山爬坡形、逐浪上升形和加速上涨形
上山爬坡形、逐浪上升形都属于多头形态。当在上涨初期,出现上山爬坡形时,投资者可以积极介入。逐浪上升形出现时,只要股价没有过分上涨且没有出现明确的做空信号,持股的投资者都可以持股待涨,持币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在股价回落接近长期均线处买入。加速上涨形一般出现在股价上涨后期,股价往往沿着5日均线迅速爬升,此时股票会在短期内快速拉升,使股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巨大涨幅。加速上涨形走势出现后,一般
股价将要见顶,此时投资者需要谨慎操作,当短期均线和中期均线均掉头向下时,持股者需要及时卖出,持币者请不要盲目追高,谨防独自在山顶上站岗。另外,加速上涨形的短期均线、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发散向上,且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

7 下山滑坡形、逐浪下跌形和加速下跌形
下山滑坡形和逐浪下跌形都属于空头形态。下山滑坡形即股价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均线均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滑动。下山滑坡形为空头信号,当出现该技术图形时,投资者需要及时卖出。逐浪下跌形长期均线趋势向下压制住短期均线和中期均线,短期均线和中期均线可能反复交叉,但最终都不能向上突破长期均线,下跌的趋势一浪比一浪清晰。出现逐浪下跌形技术图形时投资者应及时做空,后市的下跌空间可能会很大,除非股价已经过分下跌,否则都应该卖空,卖点可以选择在股价反弹将要接近长期均线处。
加速下跌形一般出现在股价下跌后期,股价往往被5日均线压制,此时股票会在短期内快速下跌,使股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巨大跌幅。加速下跌形走势出现后,一般股价将要见底,此时投资者需要防止庄家的空头陷阱,持股者不易恐慌卖出,持币者可以等待时机建仓。下图所示就是下山滑坡形、逐浪下跌形及加速下跌形均线图形。另外,加速下跌形的短期均线、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发散向下,且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

8 快速上涨形和快速下跌形
快速上涨形移动平均线出现在上涨途中,股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巨大涨幅。通常快速上涨出现在股价在某一平台盘旋很久后的突然爆发,实际操作中遇到该种均线形态,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短期均线是否掉头,一旦发现支撑股价一路攀升的均线掉头,则应立即减仓或清仓。快速下跌形移动平均线出现在下跌途中,初期显示为空头排列,此时投资者就应该减仓或清仓。当快速下跌形态已经一目了然时再减仓就有点后知后觉,可能已经亏损,但总比不知不觉好,要知道移动平均线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一旦下跌趋势形成,继续重仓持股风险很大。如果市场跌幅确实已经很大(一般超过15%),持股的投资者可以暂时持股,等待反弹再进行减仓。

9 蛟龙出海和断头侧刀
蛟龙出海和断头铡刀的共同特征是一根K线向某一方向切断多根(一般至少切断5日均线、10均线和30日均线)均线,从而确认股价突破方向,一般出现在盘整行情后期。蛟龙出海具体是指一根大阳线突然拉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多根均线,确认上升趋势。激进的投资者可以在设置好止损位的前提下积极跟进,稳健的投资者可以等待其上升趋势完全确认后再买入。大阳线实体越长信号越可靠,拉长大阳线的同时成交量也需要积极配合。断头铡刀的走势则和蛟龙出海完全相反,其收出大阴线的当天成交量如果急剧放大,投资者则要果断离场,后市下跌空间可能很大。即使成交量没有放大,但一旦出现这种走势,投资者还是不要对该股抱太大希望,建议清仓或至少卖出50%的筹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