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从财务状况来考察企业自身情况
财务报表是一套包括了企业全部财会信息的表格,它集中反映了上市公司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是我们分析上市公司最为重要的数据信息。完全弄懂财务报表所提供的各项信息需要较为专业的会计知识,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只需了解几个基于财务信息的指标即可,通过这几个指标,就可以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二级市场股价估值情况等信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些指标主要包括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税后利润,是指当期的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税后利润÷股本总数。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重要的财务指标,每股收益越高,则说明上市公司所创造的利润越多,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突出的表现。每股收益的作用在于它反映了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可以评价该公司相对的盈利能力。
在分析每股收益时,可以结合上市公司前几期的每股收益情况来加以比较,也可以与同行业中的其他上市公司进行对比,还要结合上市公司的当前股价来分析,原则上来说,在二级市场股价相同的情况下,个股的每股收益越高,则表明期股价越具有吸引力。此外,在分析每股收益时,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每股收益无法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当上市公司发生主营业务转型时。
例如,对于一家原来从事医药业的上市公司来说,若其主营业务转变为房地产开发后,虽然可能出现每
股收益略有增长的情况,但此时的这种每股收益水平是否能保持住却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为相对于
医药行业来说,房地产开发业是一个资金周转速度相对缓慢、风险较高的产业,因而,此时每股收益
水平的变化无法正确地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
二,在分析每股收益时,还应考虑到个股的每股净资产情况、二级市场股价情况,若一只个股的每股净资产、股价均是另一只个股相应的两倍,那么,如果这两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同,则它的每股收益也应是另一只个股的两倍。
三,理论上来说,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越高,其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就越多,所以投资于每股收益高的股票,自然可期望分得较多股利,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每股收益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分红也多,此时还要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有的上市公司仅抽出净利润的一小部分来进行分红,有的上市公司却将绝大部分利润进行分红,投资者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历年股利分配情况来预期此公司的股利分配情况。
市盈率
市盈率也称本益比,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市盈率=个股股价÷当期每股盈利
上式中的分子是当前的个股股价,分母可以是最近一季、一年的每股盈利水平(称为静态市盈率),也可用所预计的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每股盈利来代替(称为动态市盈率),一般来说,在应用市盈率时以年为时间周期。
市盈率把股价和企业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其数值大小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个股的估值状态如何,是处于高估状态,还是处于低估状态。市盈率这一指标也反映了这样一种信息,即在上市公司盈利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且派息率为100%时(即所有收益均用于分红派息),我们经过多少年可以通过股息将投资买股票的成本全部收回,例如,市盈率为20倍时,若上市公司的所有收益均用于分红派息,则这代表了经过20年我们可以通过股息将投资买股票的成本全部收回。
因而,在通常意义上来讲,低市盈率代表了低风险、高回报,而高市盈率则代表了投机、高风险,市盈率越低,则投资回收期越短,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就越突出;市盈率越高,则投资回收期越长,股票若非有重大的业绩增长就没有长期投资价值。
在应用市盈率时,需要注意三点:
一,关注动态市盈率与静态市盈率之间的关系。
对于静态市盈率来说,由于静态市盈率是股价同过去一年每股盈利的比率,因而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上市公司的业绩发生较快变化时,它不能及时反映股票因本年度及未来每股收益的变化而使股票投资价值发生变化这一情况。
对于动态市盈率来说,它是股价同本年度或下一年度每股盈利的比率,此时能否准确地预测上市公司的预期业绩成了这一指标是否客观准确的关键所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既要关注静态市盈率,因为它是上市公司历史经营情况的再现,也要关注动态市盈率,因为它是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情况的体现,只有将两者互为补充、有机结合,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二,关注不同行业之间的市盈率差别。
股票市场是一个基于预期情况的交易市场,新兴行业往往正处于成长期,由于享受政策扶持、竞争较为平
和等优势,因而行业发展空间巨大,相应的上市公司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此时,这一行业中的总体
市盈率会高于那些处于成熟期的行业。
例如,对于我国当前各行业之间的情况来说,电力、煤炭等行业是传统的周期性行业,其成长空间不大,因而这类行业的市盈率相对偏低就属于完全正常的情况,而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其整体市盈率自然而然就相对偏高。
三,关注个股之间的差别。
绩优股往往是那些公司规模庞大、业绩稳定,但扩张能力、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的企业,这样的个股由于预期的业绩增速并不理想,因而其市盈率就要相对偏低;
反之,成长股往往是那些公司规模一般、主营业务突出,且扩张能力强、高速发展的企业,这样的个股由于预期的业绩增速较快,因而往往享有相对较高的市盈率。
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总资产-负债
净资产就是通常所说的股东权益,是一家企业的自有资本,企业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以后的余额(净资产主要包括注册资金、各种公积金、累积盈余等,不包括债务,即净资产=总资产-负债),对于股份公司来说,净资产就是股东所拥有的财产。
净资产大小是衡量企业规模的一个重要数据,与净资产相关的两个重要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净资产,这两个指标是较为常用的财务指标,也是我们分析上市公司自身情况的重要数据。每股净资产是用会计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净值,它用公司的净资产除以总股本,得到的股份公司的每股净资产越高,则股东实际拥有的资产就越多。
净资产收益率也称市净率,是企业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衡量企业自有资本的运用效率。
一般来说,在净资产数量相同的情况下,若一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则代表其盈利能力越强。净资产收益率弥补了每股收益的不足,当一家企业由于转股、送股致使其股本扩大,从而导致每股收益明显下降时,投资者若不加以注意,很可能会误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了下降,其实不然,股本扩大时所出现的每股收益下降并不必然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这一情况,当企业实施高送转分配方案时,一般来说
其每股收益必然要出现下降,此时,我们通过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盈利能力
的变化情况。
例如,某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逐年提升,我们可以认为企业的自有资金利用效率在加大,这是企业盈利能力突出的表现,也是企业高效率运转的体现。在实盘操作中,我们应注意,过高的市净率与过低的市净率都是不健康的,过低的市净率说明企业的资本运作效率较低,这样的企业很可能正处于起步阶段或衰退阶段,过高的市净率虽然表明了企业的资本运行效率突出、多处于高速成长期,但是这种突出的运作效率能否维持下去或再度增长是令人质疑的,因而,这是风险的象征。
一般来说,在财务理论中,3倍左右的市净率属于一个较为适中的数值。
要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股价估值状态等信息,这些信息是我们进行买卖决策不可或缺的信息,每一种财务指标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上市公司在某一方面的情况,但要想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情况、盈利能
力等信息,还要考察很多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