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正文

量能形态 – 通过量能理解牛市与熊市的转换

2023-08-20 23:04:40阅读 35

股票市场的走势可以说是一个牛市与熊市交替循环的过程,牛市是市场整体向上推进的运动过程,熊市则是市场整体向下推进的运动过程,在牛市与熊市的运作途中及二者之间的转变过程中,往往还会穿插着横盘震荡的整理走势。

“成交量是股市上涨的原动力”、“成交量可以提前预示价格的走势”,那么也可以利用量能形态的变化来理解股市的牛熊交替过程。

股市的运动存在着3种趋势,即上升趋势、横盘震荡趋势、下跌趋势,一个完整的涨跌循环是这3种趋势的有机组合,成交量在一轮行情发展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

就结合量能形态的变化来解读股市的牛熊交替循环过程

1 股市在深幅下跌后形成底部

设定一个起点,假设价格的一轮牛熊交替走势是从底部开始的,那么,底部区的量能有哪些特征呢?又该如何从这种量能特征来识别底部的出现,理解底部的构筑过程呢?

一般来说,若前期的下跌时间较长,下跌速度相对缓慢,则底部区的持续时间也较长,多在半年以上,这是因为,长期的跌势不但使得股市的财富效应完全消失,而且也使得股市的交投气氛变得极为冷清,虽然空方实力已明显减弱,但由于多方的犹豫不决,促使双方的实力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而市场难以在短时间内走出反转行情,这时的底部区往往呈现出较长时间的缩量形态,技术派人士称这段时间为多头欲发动行情而进行的收集筹码过程,也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由于呈现缩量形态,因而多方累积能量的时间也往往较长,这是因为价格的上涨是由充足的做多动能来推动完成的,而缩小的成交量则说明做多动能的积累要经历较长时间。

若股市在前期的下跌速度较快,且在下跌途中少有长时间的盘整走势出现,则股市在深幅下跌途中虽然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但其买卖力度、成交数量却没有大幅下降,这样,一旦在深幅下跌后有政策利好消息出台,或是宏观经济走势明显好转,则很有可能引发大量场外资金的涌入,从而形成放量形态的底部,放大的量能说明多方力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为充足的积累,因而,这样的放量底部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几个月内即可完成),在底部形态时,由于多方力量较强,因而股价重心会出现一定的上移,这也恰恰是深幅下跌后的止跌企稳形态,它是由多空双方力量发生根本性转变所导致的。

如图上证指数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期间的走势图,股市在经过了2008年快速且幅度巨大的下跌后,出现了长达几个月的止跌企稳走势,且同期量能明显放大,这是场外资金大量涌入的表现,也是底部区持续时间较短的标志。

上证指数底部放量示意图

2 底部过后的小幅攀升走势及量能特征

底部区是一个多方积蓄能量的过程,也是市场多空双方实力正在转化的过程,一旦多方积蓄了足够的做多动能,就会发动攻势,这是底部过后的小幅攀升走势,也是多方检验自身实力的一个试验阶段,一般来说,这一阶段的上涨是有政策的鼓励以及经济情况向好等外围因素来进行配合的,在这一波涨势中,成交量显示出了温和的小幅放量,这种放量来自于多方与空方之间的分歧,由于前期的市场大幅下跌使得很多投资者仍有逢高减仓、逢高出局的思维方式,但由于多方的力量目前已占据一定优势,因而,价格走势此时将上涨,而非下跌,这显示出了加入多方阵营的投资者的确强于空方,随后是一波涨势的回落,但回抽确认并没有创出新低,且在回抽时量能明显萎缩,这种走势进一步反映了空方力量的衰竭。

如图上证指数2005年4月至2006年6月期间的走势图,上证指数在经过了底部区长时间的震荡走势之后,开始发动了上涨行情,当股市上涨并开始脱离底部区后,我们可以看到量能出现了逐步温和放大的形态。

上证指数底部过后的小幅攀升走势

3 第一波主升浪及回调整理的量能特征

经历了前期脱离底部区的上涨走势后,股市的人气开始持续活跃,此时的股市由于前期的上涨走势已让市场积累了不少的获利盘,但股市却往往于上涨后脱离底部区的相对高位站稳,这种走势往往出现在政策利好消息出台、经济形势好转的背景之下,它一方面说明了市场的多方已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涨势是有基本面的利好作为前提的,因而,股市的后期涨势仍是值得期待的。

随后,由于更多的投资者意识到了上升趋势正趋于形成,而且股市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仍处于一个极低的位置区间,因而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要捡到便宜筹码的机会越来越小,然而,由于股市前期的暴跌仍然使不少投资者有逢高出局的空头思维,但是,此时股市多方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随后在多方的再次推动下,股市走出一波快速上涨的行情,我们将这一波快速上涨的走势称之为上升趋势的第一波主升浪。

由于这一波的上涨使得市场出现了更多的获利盘,因而市场的抛压也较之前出现了放大,但由于多方力量较为强劲,因而这一波的上涨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放量,且量能要高于前期脱离底部区后小幅攀升期间的量能,这说明市场做多动能充足,是充足的买盘推动了股市上涨。由于这一波的上涨速度较快,因而在高位区出现回调也就不可避免,但是回调时量能却会呈现出明显的缩量形态,这说明回调走势仅是源于少量获利回吐抛压造成的,它并非是市场空方力量强大的体现。

如图上证指数2006-05-12至2007-02-09期间的走势图,股市在经历了2006年6月前脱离底部区的小幅攀升走势之后,略作整理,出现了一波涨势可观的主升浪,成交量也随着股市的走高而持续放大,呈现一种量价齐升的形态,这说明是充足的买盘推动了股市的走高。

上证指数第一波主升浪走势图

4 第二波主升浪及回调整理的量能特征

第二波主升浪的出现是对第一波主升浪的延续,当第一波主升浪出现时,我们就可以确认上升趋势的出现,趋势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强的持续力,且多方力量也往往不是一波主升浪就可以完全释放的,随后,在更多的场外投资者涌入股市、更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关注股市时,股市仍能再接再厉持续上涨,从而形成第二波主升浪,这一主升浪阶段也是整个上升趋势中价格涨幅最大、涨势最快的阶段,在这一主升浪的运行过程中往往还会出现一次或两次中级回调走势,这种回调走势仅仅是消化获利回吐抛压的一个过程,在主升浪的上涨过程中,其成交量的最大特点就是随着价格走势不断创出新高,成交量也不断出现放大,呈现一种典型的“量价齐升”形态,而且,期间的回调走势往往会呈现明显的缩量形态。

如图上证指数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期间的走势图,从图上标注可以看到,在经历了2007年2月前的第一波主升浪走势之后,股市再次在多方的强大攻势下出现上涨,且这一波上涨走势的量能也再度放大,这说明市场买盘充足,股市的上涨得到了买盘的有力支撑,是升势仍能延续的重要标志。

上证指数第二波主升浪走势图

5 最后一波上涨及顶部的量能特征

上升趋势的运行有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也是价格走势由缓到急的过程,随着股市前期的大幅上涨,很多对股市一无所知的投资者也开始关注股市并打算加入进来,然而前期过大幅度的上涨及量能的持续放大形态也过度地消耗掉了潜在的多方力量,最后一波上涨出现在主升浪走势之后,主升浪阶段的典型量价配合关系是“量价齐升”形态,这说明市场充足的买盘推动了价格步步走高,但最后一波上涨由于买盘力量并不充足,因而往往会呈现出“量价背离”形态,即虽然价格走势仍在创出新高,但成交量却并没有随之创出新高,反而是明显小于前期上涨浪的量能。这一量能形态说明推动股市上涨的力量已非充足的买盘,而仅仅是源于市场狂热的情绪及持股者较为乐观的心态,一旦买盘继续枯竭下去,则股市的上升趋势也就结束了,上涨途中量价背离形态的出现,说明股市见顶已为时不远,市场正在步入见顶阶段。

顶部出现在这最后一波上涨之后,它是由买盘枯竭导致的,也是由持股者开始获利了结离场导致的。一般来讲,股价维持在顶部的时间与上面所讲的最后一波上涨的幅度成反比,如果最后一波上涨的幅度较小,那么股价会在顶部维持的时间较长,而如果最后一波的上涨幅度较大,则股价在顶部维持的时间就会很短。顶部区的量能特征往往会延续之前“量价背离”形态下的缩量特征,并且可能会进一步地缩量下去,因而,顶部往往是以缩量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它说明多方已无力发动攻势,而持股者的抛售意愿正逐步加强,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上升趋势的结束而选择抛售时,顶部也就构筑完毕,随之而来的就是下跌趋势。

如图上证指数2006年11月至2008年1月期间的走势图,上证指数在经历了前期主升浪的上涨走势后,于2007年7月之后再次出现一波上涨,但是这一波的上涨却呈现出明显的量价背离形态,这说明股市的上涨已不是由充足的买盘推动来完成的,而是由市场的狂热情绪及持股者的乐观心态来推动的,这种走势和量能形态预示了上升趋势即将见顶。随后,当指数于高位区出现震荡滞涨且重心明显下移的走势时,我们可以看到量能再度出现萎缩,这是顶部区的典型形态。

上证指数最后一波上涨及见顶走势图

6 下跌趋势的量能特征

随着越来越多的卖盘意识到了顶部的出现,就会有更强的抛售意愿,由于此时的买盘已无力承接这些卖盘抛压,因而,股市在持股者的抛售下开始步入下跌走势,此时,市场中的空头思维取代了多头思维,投资者的操作方法也变成了熊市做反弹的思维。我们可以把上升趋势理解为是充足买盘的推动形成的,但是下跌趋势却不能理解为是由充足的卖盘推动来实现的,我们应把下跌趋势理解为买盘无意入场,而卖盘只能通过打低价格的方式进行抛售的过程,因而,下跌趋势并不需要放量,其实,在绝大多数下跌趋势中,缩量形态是这一阶段最典型的量能形态。

上证指数下跌趋势量能示意图

网站文章

  • 常见的底部K线形态 – 头肩底

    常见的底部K线形态 – 头肩底

    头肩底形态是一种最重要的底部反转信号。头肩底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在头肩底形态出现时,我们要关注它的量能特征,一般来说,在头部至右肩的一段上涨走势中会出现放量,且在右肩向上突破颈线的一段上涨走势中,量能会再度放大且效果要强于头部至右肩的一段上涨走势。头肩底形态完整地体现了多空双方的力量转...

    2023-08-20 23:04:39
  • 如何通过大智慧查看指数及个股走势图

    如何通过大智慧查看指数及个股走势图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股票行情软件的最大功能之一就是可以查看指数及个股的走势,这种走势既包括其历史K线图走势,也包括它的盘中实时走势。 无论是指数走势图还是个股走势图,其调出的方法都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调出。 大智慧股票列表 通过输入名称的首字母调出 通过输入相应名称的首字母...

    2023-08-20 23:04:39
  • 利用MACD“金叉”、“死叉”形态展开买卖

    利用MACD“金叉”、“死叉”形态展开买卖

    MACD指标有两条线,一条线为DIFF线,另一条线为DEA线(DEA线是DIFF值的9日移动平均线),由于DIFF线的波动频率较快,在实盘操作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两条线之间的相互穿越关系及这两条曲线的运行方向来作出买卖决策。 当MACD指标中的DIF线自下而上交叉并穿越DEA线时,这一形态称为金叉形态...

    2023-08-20 23:04:37
  • 常用技术指标 – BBI指标

    常用技术指标 – BBI指标

    BBI指标又叫多空指数,是通过将几条不同天数移动平均线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出的一条移动平均线的综合指标。BBI指标本身就是针对普通移动平均线(MA)指标的一种改进,任何事物都需要在不断推陈出新的改进中才能进步发展,技术指标也不例外。 BBI=(3日均价+6日均价十12日均价十24日均价)÷4 从BBI...

    2023-08-20 23:04:36
  • 基本面分析—— 宏观经济的运行周期

    基本面分析—— 宏观经济的运行周期

    股票市场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虽然股票市场的走向往往提前于宏观经济走势,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股票市场的周期变化及运行趋势仍是由经济的发展情况及经济周期的循环所决定的。借鉴于欧美股市的走势,可以发现,股市的运行大趋势往往与宏观经济的运行周期相吻合,当宏观经济持续低谷时,则股票市场也往往处于低迷的状态;...

    2023-08-20 23:04:35
  • K线形态 – 利用大阳线展开实盘买卖

    K线形态 – 利用大阳线展开实盘买卖

    K线清晰直观地记录了价格在一天内的变动情 况,将每天的K线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起,就组成 了股票价格的历史变动情况。无论是单日K线形 态,还是多日组合K线形态,都蕴含了丰富的市场 信息,而正确地解读出这些信息正是我们利用K线展开实盘买盘的基础。 单根K线的表现方式有许多种,例如大阳线、大 阴线、小阳线...

    2023-08-20 23:04:34
  • 从量能的角度把握涨停板后期走势

    从量能的角度把握涨停板后期走势

    同样是涨停板,有的个股在涨停板出现之后会一路走高,这时的涨停板可以看作是个股突破上行或加速上行的信号,但也有的个股在涨停板出现之后不涨反跌,如果投资者在涨停板当日或随后几日介入,则很有可能出现短线被套的局面。 决定涨停板后期走势其中一个重要依据是涨停板当日的量能情况,一般来说,依据涨停板当日的量能情...

    2023-08-20 23:04:34
  • 波浪理论的三大假设

    波浪理论的三大假设

    波浪理论并非无中生有或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它与道氏理论一样,是一个系统完善的理论,这也是为什么波浪理论可以成为继道氏理论后最为经典的技术分析理论之一的原因所在。 假设一:市场行为呈现为一种可认知的形态,人们有能力认识这种形态。 假设二:股市的走向反映了市场行为。 假设三: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 对于...

    2023-08-20 23:04:32
  • 利用MA识别价格走势的整体运行趋势

    利用MA识别价格走势的整体运行趋势

    当价格处于上升趋势中时,由于市场处于一个买方占主导地位的状态下,因而,代表着短期市场平均持仓成本的均线会对股价的运行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代表着中长期市场平均持仓成本的均线则会对短期均线起到支撑作用,此时,均线会呈现出多头排列形态. 多头排列 多头排列是指周期较短的均线运行于周期较长的均线之上,并且它...

    2023-08-20 23:04:32
  • 基本面分析法之宏观经济指标银行利率

    基本面分析法之宏观经济指标银行利率

    银行利率(Interest Rate)也称为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 利息率=利息量÷本金 利率是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此时往往出现通货紧缩情况,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让大众将本金更多地投资于其他金融市场或用于消费,从而提高货币供给,带动经济复苏...

    2023-08-20 23: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