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底部K线形态 – 圆弧底
圆弧底形态出现在价格走势的深幅下跌之后,起初由于空方抛压的减轻,使得股价从急速下跌转为缓慢下跌,随后在底部区出现窄幅波动,由于在这一区域内,多方力量逐渐增强,空方力量逐渐减弱,因而使得价格走势出现缓慢攀升,形成一个圆弧形,随后股价在多方的推动下继续爬升,上涨的角度也随之抬升,成交量也同步放大,之后伴随着巨量突破颈线位,便完成了圆弧底形态。
圆弧底形态是价格走势缓慢变化的表现,它清晰地体现了多空力量循序渐进的转换过程:当个股经历了前期的大幅下跌,随着空方力量的枯竭、抛压的减弱,从而使得个股的跌速放缓,随后在不断介入的买盘支撑下,股价及成交量开始缓缓上扬,从而形成了圆弧底形态;当多方大量吸筹后,由于此时多方已完全控制了市场,为了使底部区买入的筹码成为获利盘,多方开始大力推升股价,从而使股价向上脱离了这一圆弧形的底部区,圆弧底形成后的中长期升幅往往比较大。该形态形成后的上涨规律是,股价向上突破颈线位后,后市上涨的幅度至少是底部低点到颈线位垂直距离的一倍。
如图华锐铸钢(002204)2008-07-24至2008-12-24期间的走势图,此股在深幅下跌后于低位区出现了一个圆弧底形态,由于这一形态出现在个股的深幅下跌之后,而且当一形态出现时又恰逢大盘处于止跌企稳的走势之中,因而这一形态是底部的经典形态—圆弧底形态。如图所示,此股在圆弧底形态右半部分的上涨走势中出现了明显的放量形态,且在突破颈线时成交量再度放大,此时圆弧底形态完全形成。在实盘操作中,如果个股经历了深幅下跌之后,于低位区出现止跌企稳的走势,并且在股价回升初期有放量形态出现,此时我们就可积极介入,虽然还无法明确此股随后即将出现的圆弧底形态,但这种止跌回升放量走势出现在深幅下跌之后,其风险无疑是极小的,因而,此时介入不失为一个好的时机;随后当此时为圆弧底形态的第一买点。

如图ST国祥(600340)2008-06-11至2008-12-22期间的走势图,此股在深幅下跌后于低位区出现了一个圆弧底形态,由于这一形态出现在个股的深幅下跌之后,并且在圆弧底形态右半部分的上涨走势中出现了明显的放量形态,因而这一形态是底部的经典形态—圆弧底形态。在实盘操作中,如果个股经历了深幅下跌之后,于低位区出现止跌企稳的走势,并且在股价回升初期有放量形态出现,此时我们就可积极介入,虽然还无法明确此股随后即将出现的圆弧底形态,但这种止跌回升放量走势出现在深幅下跌之后,其风险无疑是极小的,因而,此时介入不失为一个好的时机;随后当个股的圆弧底形态完全形成后(即放量向上突破颈线后),我们还可以在个股回调至颈线附近时买入,此为圆弧底形态的第二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