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的几大类别
技术面分析所专注的是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交易数据反映出来的,因而,技术分析法就是通过对各种不同的交易数据进行解读、分析,进而预测价格走势的方法。由于侧重点不同,技术分析法在形成、发展及完善的过程中也演变为几大类别,每一种类各有特色,它们互为补充,综合运用各类技术分析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看清市场交易行为,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价波动的节奏。

经典技术理论分析法
对于同一个事物而言,只要某一理论可以客观、合理地对一事物进行解释,则我们就说这一理论是行之有效的。在股市中,很多投资大师在对证券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分析之后,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往往会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技术分析理论,这些理论往往把股市的运行看作是有其客观运行规律的,而提出这些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某种方式来揭示股市的这种客观运行规律。
一般来说,常见的技术分析理论更侧重于阐述价格的总体运行规律,而不会过分关注于一些小的细致、偶然因素等,常见的经典技术分析理论有道氏理论、江恩理论、波浪理论、黄金分割理论、亚当理论、箱体理论、相反理论等。
这些经典的技术分析理论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道氏理论更注重对于价格运行中所具有的“趋势性”进行阐述,而波浪理论则更多地关注于一轮行情中的价格运行轨迹,这些理论的阐述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它们更注重于揭示价格的整体运行规律,具体的形态分析法、技术指标分析法等就是以此为原理来展开的。
形态类分析法
形态类技术分析就是根据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走过的轨迹形态来预测价格未来走势的方法。形态类分析法以技术分析领域的三大假设之一“历史往往会重演”为依据,通过解读、分析当前市场中的价格运行形态,并将其比照常见的顶部、底部、中继整理等形态,以此来预测价格的后期走势。
在形态类分析法中,我们重点要关注的对象是价格的运行形态,而价格的运行形态又是通过K线图表现出来的,因而,有时我们也可以把形态类分析法称为K线形态分析法,单根K线形态、双根K线形态、三根K线形态,以及常见的顶部K线形态、底部K线形态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形态类分析法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量价结合分析法
价格的走势仅仅是市场交易行为中的一项重要数据,在市场交易行为中还存在着另一种重要的数据,即成交量。量价结合分析法不仅考虑到了价格的走势、运行形态,还充分考虑到了成交量在其中的作用。
美国著名的证券分析专家格兰维尔说过,“成交量是股票的元气,而股价是成交量的反映罢了,成交量的变化,是股价变化的前兆。”
这句话简单直接地说出了成交量的重要作用,它也是量价分析方法的出发依据,既然成交量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在分析价格走势时就一定要关注成交量的变化情况。
量价结合分析法就是动力与方向的分析,价格走势是方向,而成交量被看作是价格行进过程中的动力,通过量价结合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更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价格走势,并预测价格走势。
在量价结合分析方法中,通过对量能的放大与缩小,再结合价格走势的涨跌,其组合形态共有4大类,即“价升量增”、“价跌量缩”、“价升量缩”、“价跌量增”,在结合价格前期走势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量价关系来预测价格的后期走势情况。
技术指标分析法
技术指标法是技术分析中极为重要的分支,它是以数字量化的思路,将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数据以一定的数学方法绘制成曲线或图表,进行预测价格走势的方法。
技术指标分析法所依据的交易数据主要包括相应时间周期内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及成交量,不同的技术指标会使用不同的交易数据,遵循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某种运算关系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并给出数学上的计算公式),从而得到相应的数值—指标值,将指标值连成平滑的曲线就得到了指标线,指标线之间的交叉关系及运行形态是我们利用技术指标分析价格走势时最为重要的内容。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各种技术指标分成以下几类,即趋势类指标、能量类指标、成交量类指标、摆动类指标、大盘类指标。不同类的技术指标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趋势类指标主要侧重于解读、分析价格的总体运行趋势情况,是在一个较大的时间跨度内解读价格的运行情况,而摆动类指标则是侧重于解读价格短期内的波动情况,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跨度内分析价格的运行方式,因而,如果我们想要对股市运行情况和价格走势运行情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就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指标或某一类指标,而应根据需要综合运行各类指标,这样,在运用指标分析预测价格走势时才能做到更准确。
主力动向分析法
主力是股市中的主导力量,在股市中,由于散户资金少,行动不统一,难以形态合力,因而,散户被看作是趋势的追随者,但是主力则不同,主力手中持有巨额的控盘资金,信息渠道优越,往往引导着价格的运行趋势。
主力是趋势的引导者与制造者,基于主力在股市中的这种重要作用,散户投资者解析主力行为、分析主力
意图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获利手段,这就是所谓的主力动向分析法。
主力在控盘个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几个较为典型的阶段,即建仓阶段(也称吸筹阶段)、拉升阶段、洗盘阶段、出货阶段,在有些主力控盘的个股走势中,还会出现震仓阶段及拔高阶段,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盘面特点,主力在不同阶段的行为、目的也是不同的,但所有这些阶段都是在为一个最终的目的服务,即为实现主力手中庞大资金的低吸高抛、获取二级市场差价利润服务的。
投资者研读主力动向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主力的控盘行为、控盘过程,从而可以帮助投资者在主力低位吸筹时介入布局,在主力拉升时持股待涨或快速切入,以分享主力拉升带来的收益,并在主力出货时高位抛出。
主力行为分析法通过解读盘面信息来分析主力的行为、意图,明晰主力的控盘过程,进而在此基础之上预测主力的后期操作和动向。
基本面分析法与技术面分析法都是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它们各有侧重,各有优势,运用基本面分析法是为了判断价格的长远走势,运用技术面分析法则是为了判断价格在中短期内的走势,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注意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是稳健可靠的股市获利之道。
例如,在分析一只股票的技术面时,我们也应关注一下它的基本面情况,如市盈率、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没有基本面支撑的股价所出现的暴跌暴涨走势往往是过度投机的产物,完全沉溺于技术面分析会把我们的操作限制于短期的投机行为之上,不利于我们长期从股市中进行稳健的获益,而完全沉溺于基本面分析又会使我们不顾当前的市场走势,无法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成功的股票投资者多是将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通过基本面分析法来预测价格的长期走势并帮助我们确定购买何种股票,这可以极大地降低买股的风险,通过技术面分析法来预测价格短期走势并把握入场时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