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底部K线形态 – V形底
底部与顶部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底部是深幅下跌后、股价已跌无可跌的区域,顶部则是大幅上涨后、股价已涨无可涨的区域.
假设市场经过了轰轰烈烈的下跌,在某个相对的低位有跌不下去的现象,这时股市所处的位置不仅是阶段性的低点,而且也极有可能是近一年、甚至近几年内的低点,下跌走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当股市的走势打破了原有的急跌或缓跌走势后,即在深幅下跌后的低位区出现了较长时间的止跌企稳走势时,这一区域就称之为底部区。
何为“较长时间”的止跌企稳走势呢?
止跌企稳走势就是股价重心不再下移,它既可以是价格重心的缓慢上移,也可以是股市的横盘震荡走势,而“较长时间”的判断标准则要结合股市的前期走势及这一区域的量能形态来综合判断。
当市场或个股经深幅下跌步入底部区后,往往会走出一些经典的K线组合形态。这些经典的K线形态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底部的出现,而且也可以让我们通过这些形态更好地理解多空双方力量的转变过程。通过经典的底部形态,我们可以很好地预知价格走势的见底回升即将出现,这种“通过经典的底部形态预测价格后期走势”的分析方法也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它基于技术分析的第三大假设:历史往往会重演。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相似的环境及情绪下,人们往往有着相似的行为,在股市中,投资者的买卖行为集中体现在每一交易日的价格波动情况(通过K线形态得以反映)及成交量之上,价格走势、成交量等方面的盘面数据在表面上看来是市场交易行为的结果,但它却是投资者内在心态、情绪的反映,人们通过对以往的价格走势进行分析,相似的价格形态和交易数据下往往都能演变出相同的后期走势,这是由于相类似的图形往往反映了投资者共通的心理预期。
通过研究历史中的价格走势等数据信息,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情况。
V形底
V形底又称为尖底,是价格走势中较为迅速、强烈的底部反转信号,一般是在市场出现较大的利多或短期内股价跌幅巨大的情况下产生的,通常是由于投资者恐慌性抛售,使股票价格跌到了偏离股票内在价值的低位,是报复性上涨的结果,该形态的底部只出现一次,而且其在低位停留的时间一般很短。
V形底的形成过程:股价先是连续快速大幅下跌,市场处于极度恐慌状态,股价随即形成单日或双日V形反转,并伴随着成交量的急剧放大,股价大幅度回升。
在应用V形底形态进行实盘买卖时,关注以下两点:
- 一,股价的累计跌幅
- 二,V形底形态出现时的量能效果。
一般来说,只有在深幅下跌后的低位区出现的V形反转走势才是买盘大力介入的表现,是多方力量开始反击的信号,也才是更为可靠的底部反转信号,而出现在下跌途中的V形上涨走势很可能是个股的阶段性反弹走势。
如果投资者无法具体把握好何为“跌幅较深”这个尺度,那么在实盘买盘中不妨“慢半拍”,即等到V形底形态完全形成之后,查看个股走势在随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是否可以有效地止跌企稳?
多方在V形反转走势中所取得的战果随后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维持?通过这类信息来具体分析这次的V形反转走势是下跌途中的反弹、还是真正的V形底反转形态。对于真正的V形底形态来说,我们还可以从它的量能角度去分析,V形底走势由于是剧烈的价格波动过程,而且是买盘大力度介入的表现,因而,其量能会呈现出快速放大形态,如果V形走势中的量能放大效果不明显,则这种V形走势多半并非是底部区的V形底形态。
如图柳工(000528)2008-07-14至2009-02-03期间的走势图,此股在经历了前期的深幅下跌走势后,于深幅下跌后的低位区再度出现了一波恐慌性的杀跌走势,股价在短期内再次出现大幅下跌,随后出现了V形反转的走势。由于此股前期的巨幅下跌及V形反转形态出现的大幅放量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时的V形反转形态是底部区的V形底形态,它的出现预示下跌趋势的结束和随后的趋势反转,投资者可以在V形底形成后的股价回调走势中采取积极的买股策略。如图所示,此股在V形底完全形成后,其V形底所产生的胜利果实得以保存,价格走势于V形底形成后的相对高位区出现了明显的止跌企稳走势,这说明介入此股的资金持续性强,这是此股随后再度上涨的充分条件。

如图精工钢构(600496)2008-03-12至2009-01-12期间的走势图,此股在经历了前期的深幅下跌走势后,于深幅下跌后的低位区再度出现了一波恐慌性的杀跌走势,随后出现了V形反转的走势。此股前期累计跌幅巨大、V形反转形态出现了大幅放量的特征,如图所示,此股在V形底完全形成后,其V形底所产生的胜利果实得以保存,价格走势于V形底形成后的相对高位区出现了明显的止跌企稳走势,这说明介入此股的资金持续性强,这是此股随后再度上涨的充分条件,也是我们确认底部区V形底形态的充分条件。在实盘操作中,我们可以在快速下跌之后、V形底形成之初介入,也可以在V形底完全形成之后的回调走势中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