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之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投资者通过资产负债表,能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长短期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重要信息。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的科目很多,普通投资者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时应重点关注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和递延资产等项目。
1.应收账款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存在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因为在会计核算中设有“坏账准备”科目,通常3年的时间已经把应收账款全部计提了坏账准备,因此它不会对股东权益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我国,由于存在大量“三角债”及利用关联交易通过应收账款来进行利润操纵等情况。当投资者发现一个上市公司的资产很高,一定要分析该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中是否存在3年以上应收账款,同时要结合坏账准备科目的数据来
分析其是否存在资产不实。这些数据上市公司会在年报、半年报中详细公布,投资者可以登录上市公司的网站下载年报和半年报。
预付账款同应收账款一样是用来核算企业间的购销业务的。同时预付账款也是一种信用行为,如果接受预付款方经营恶化,缺少资金支持正常业务,那么付款方的这笔货物也就无法取得,其科目所体现的资产也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出现虚增资产的现象,同时,对上市公司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另外投资者还要关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这么简单。例如,大股东或关联企业往往将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挂在其他应收款下,形成难以解释和收回的资产,这样就形成了虚增资产。因此,投资者应该注意,当上市公司报表中的其他应收款数额出现异常放大时,就应该加以警惕了。
2.待处理资产净损失
不少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挂账列示巨额的待处理资产净损失,有的甚至挂账达数年之久。这种现象明显不符合收益确认中的稳健原则,不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3.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
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无实质上的重大区别,它们均为本期公司已经支出,但其摊销期不同。待摊费用的摊销期在1年以内,而递延资产的摊销期超过1年。从严格意义上讲,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但它们似乎又同未来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而且在会计实务中,不少人也习惯于把已发生的成本描绘为资产。这部分的费用不易数目太大,数目过大可能吞噬利润,投资者需要注意。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中,应重点关注其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又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4.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通常使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表示。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常用的指标之一。通常流动资产应远高于流动负债,一般以大于2:1较合适,最少不得低于1:1,当然流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流动资产还包括应收账款和存货,尤其是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大而引起的流动比率过大,会加大企业短期偿债风险。因
此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应收账款及存货的情况进行判断。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是用来衡量公司到期清算能力的指标。通常速动比率最低限为0.5:1,当此比率达到1:1时,即使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也不致影响其即时偿债能力,可以理解为此时该公司流动负债的安全性较有保障。速动比率指标剔除了应收账款及存货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一般来说投资者利用这个指标来分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比较准确。
5.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投资者可以利用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比率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这3个指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依次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资产中有多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比率反映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份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反映的是债权人得到的利益保护程度。投资者在看财务报表时,只要看一下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便可大概看出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当然这3个比率不能单独看,只有在同行业、不同时间段相比较,才有一定价值。
另外投资者还需要关注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其计算公式为: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资产总额一流动资产)/(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该值应该低于100%。高于100%则说明企业动用了一部分短期债务来购置长期资产,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经营风险也将加大,实为危险之举。
在实际分析中,由于各个行业的差异性,资产负债表中各数据可能差别很大,投资者此时应该学会横向比较,可以把该企业的情况和该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的分析结论更有价值。


2 对利润表的分析
作为普通投资者,财务分析的目的就是了解上市公式的盈利能力。因此上市公司的利润表应该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成果的分配关系。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是衡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主要尺度。
利润表是把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这是因为利润就是收入减去费用。财务报表中的利润通常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投资者只需要重点关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尤其应关注主营业务利润与净利润的盈亏情况。部分投资者可能认为净利润情况好的企业一定就好,就高枕无忧,其实投资者还应该注意净利润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是多少,有时上市公司短期卖出持有的其他公司股票而获得收益,使净利润短期虚高,而主营收益接近亏损,这种情况投资者需要留意。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而主营业务一般的上市公司很难取得长久的发展,这样的上市公司并不少,投资者要注意。

上市公司为了向社会公众展现自己的经营业绩,提高社会形象,往往利用关联方间的交易来调节其利润,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增加收入,转嫁费用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分析时,一定要分析其关联交易,特别是母子公司间是否存在着相互的关联交易,转嫁费用的现象,对于有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的,一定要将其上市公司的当年利润剔除掉关联交易虚增利润。
2.资产租赁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从母公司(即集团公司)剥离出来的,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资产主要是从母公司以租赁方式取得的。从而租赁资产的租赁数量、租赁方式和租赁价格就是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可以随时调整的阀门。有的上市公司还可将从母公司租来的资产同时转租给其子公司,以分别转移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利润。
3.委托或合作投资
委托投资是指当上市公司接受一个周期长、风险大的项目时,则可将某一部分现金转移给母公司,以母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将其风险全部转嫁到母公司,却将投资收益确定为上市公司当年的利润。合作投资指上市公司要想配股,其净资产收益率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公司一旦发现其净资产收益率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便倒推出利润缺口,然后与母公司签订联合投资合同,投资回报按倒推出的利润缺口确定,其实这块利润是由母公司出的。
4.资产转让置换
般来说上市公司通过与母公司资产转让置换,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经营状况,长期拥有资源所带来的配股能力,对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都是一个双赢战略。通常上市公司将购买母公司优质资产的款项挂往来账,不计利息或资金占用费,这样上市公司不仅获得了优质资产的经营收益,而且不需付出任何代价,把风险转嫁给母公司。另外,上市公司往往将不良资产和等额的债务剥离给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以达到避免不良资产经
营所产生的亏损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上市公司利润表进行分析时,不能只关注上市公司的利润收入,还要考察以下这些利润的来源。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在总利润的比重越高,说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越稳定,投资者获得持续收益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主营业务利润在总利润中所占比重太低,投资者需要谨慎。同时投资者还要明白,我们投资某一个上市公司,看中的是这个上市公司的未来,目前的利润虽然很好,可如果未来不能持续增长或者未来的利润会越来越差,那么这类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就很有问题,因此投资者更应该关注其主营业务收入只有主营业务收入良好未来才具有持续性。
3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指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主要反映上市公司本期现金来自何处、用往何方以及现金余额如何构成。投资者需要注意,一些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之间通过往来资金来改善原本难看的经营现金流量。本来关联企业的往来资金往往带有融资性质,但是借款方并不作为短期借款或者长期借款来处理,而是放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贷款方不作为债权,而是在其他应收款中核算。如此一来,其他应付、应收款变动额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就作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实质上这些变动反映的是筹资、投资活动业务。当其他应付、应收款的变动是增加现金流量时,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就可能被夸大。
注意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状况。现金股利分配有很强的信息含量,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往往能够连续分配较好的现金股利,有一些上市公司虽然账面利润好看,但是利润是虚假的,财务状况恶劣,一般不能经常分配现金股利。
每股现金流量和每股税后利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有的上市公司有较好的税后利润指标,但现金流量较不充分,这就是典型的关联交易所导致的。另外有的上市公司在年度内变卖资产而出现现金流大幅增加,这也不一定是好事。通常作为一家抓牢主业并靠主业盈利的上市公司,其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应低于其同期的每股收益。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其获得的利润没有通过现金流进入公司账户,那这种利润极有可能是通过做账做出来的。投资者最好选择每股税后利润和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双高的个股,作为中线投资品和。